中医治疗失眠强调辨证论治、整体调理,根据个体体质和病因(如肝火扰心、心脾两虚、痰热内扰、心肾不交等)选用不同方剂。我精选了邓铁涛、朱良春、何任、路志正等几位国医大师治疗失眠的中药秘方及其适用人群,供大家参考,温馨提示:所有方剂均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加减使用,大家且不可自行照搬哦。

组成:川芎12g,桃仁12g,艾叶10g,赤芍10g,续断15g,防风10g,羌活10g,丹参18g,红花6g,生葱4条,米酒20g,米醋20g。
功效:祛风除湿,活血化瘀。
主治:老年人长期失眠,虚实夹杂。
用法:煎水泡脚,每晚1次,配合内服中药使用。
要点:活血化瘀为关键,适用于久病失眠者。
适用人群:中老年人、久病体虚、长期失眠伴肢体酸痛或循环不畅者。

二、国医大师朱良春:半夏枯草煎
组成:姜旱半夏12g,夏枯草12g,薏苡仁(代秫米)60g,珍珠母30g。
功效:调和阴阳,安神助眠。
主治:慢性肝病所致的顽固性失眠。
加减:
肝血不足:加当归、白芍、丹参;
心阴虚:加柏子仁、麦冬;
阳虚:加蜈蚣、鸡血藤。
特色:配合“脚踏豆按摩法”(赤小豆+淮小麦炒热踩踏),助眠效果更佳。
适用人群:慢肝患者、长期失眠伴消化不适或情绪波动者。
三、国医大师朱良春:甘麦芪仙磁石汤
组成:甘草6g,淮小麦30g,炙黄芪20g,淫羊藿12g,五味子6g,灵磁石15g,枸杞子12g,丹参12g,远志6g,茯神15g。
功效:温阳镇潜,引火归原。
主治:脾肾两虚、心脾两虚型失眠。

四、国医大师何任:复脉汤化裁
组成:豨莶草30g,麻仁9g,辰茯神12g,焦栀子12g,当归9g,秦艽9g,炙甘草6g,炙远志4.5g,天冬9g,麦冬9g,夜交藤12g,白术9g。
功效:祛风安神,养血通络。
主治:风湿痹阻、气血不畅所致失眠。
适用人群:病后体虚、风湿痹证合并失眠者。

五、国医大师路志正: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
组成:五爪龙20g,西洋参10g(先煎),麦冬10g,莲肉15g,炒苍术、炒白术各12g,荷叶12g,生石膏30g(先煎),知母10g,石斛12g,半夏10g,生龙骨、生牡蛎各30g(先煎)等。
功效:清暑益气,温胆宁心。
主治:暑热伤阴、心神被扰之失眠。
适用人群:夏季或湿热环境下的失眠者,尤见于体虚劳倦者。
附:失眠辅助调理方法疗法(大家可日常应用)
1、中药足浴:
配方:艾叶、合欢皮、夜交藤、丹参各15g,煮水泡脚。
功效:疏通经络,安神助眠。
2、穴位按摩/艾灸:
推荐穴位:神门、内关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涌泉。
艾灸适用:虚寒体质者,可灸关元、气海。
3、情志调理:
冥想、深呼吸、听舒缓音乐,调节情绪,避免“思虑伤脾”。
4、饮食调养:
药食同源食材:酸枣仁、百合、莲子、龙眼肉、北五味子、刺五加。
食疗方:百合莲子粥、酸枣仁茶、桂圆红枣茶。
很重要:
1、痰湿体质慎用滋腻方(如天王补心丹),阴虚体质慎用温燥药(如半夏、苍术)。
2、孕妇、哺乳期女性慎用活血类方(如复脉汤化裁)。
3、胃酸过多者慎用五味子类方。
4、糖尿病患者注意含糖食疗方。
中医治疗失眠不仅靠“秘方”,更重在调体质、养心神、和脏腑。上述方剂均为名家经验,体现了“因人制宜”的中医精髓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,结合舌脉、症状、病史进行辨证论治,实现“一人一时一方”的个性化的失眠调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