糜烂性胃炎,反酸吞酸10年余之典型病案。患者女,62岁,初诊主诉:反酸吞酸10年余。现病史:患者10年来反复出现反酸吞酸,每于情绪急躁、紧张时出现,曾于当地医院查胃镜提示:糜烂性胃炎。既往间断服用质子泵抑制药(PPI)治疗有效。刻下:反酸吞酸频发,空腹或情绪差时症状明显,进食后可缓解,伴有胸骨后烧灼感,无胸痛,左胁肋部胀满不适,嗳气频,口苦,口黏腻,平素性情急躁,喉中有痰,晨起明显,胃脘胀满出现在餐后,无胃痛,劳则身倦体乏,纳可,眠安,大便2日1行,质干,排便困难,小便调。舌暗,舌下络脉细暗,苔根黄后腻,脉弦滑。

糜烂性胃炎,反酸吞酸10年余之典型病案

  西医诊断:GERD;中医诊断:吐酸病,辨证为:肝胃郁热,中虚湿阻证。治以:清肝和胃,补气运脾。兼以心理疏导。

  处方:黄连5 g,吴茱萸4 g,煅瓦楞子25 g,浙贝母15 g,木香10 g,党参15 g,白术30 g,茯苓10 g,清半夏9 g,藿香10 g,蚕砂10 g,鹅枳实10 g,炒莱菔子10 g,瓜蒌25 g,延胡索15 g,三七粉3 g。14剂,每日1剂,水煎温服,每日200 mL。

  2诊:患者反酸吞酸已明显好转,嗳气减少,大便1~2日1行,质软成形。去枳实,减瓜蒌为15 g,加郁金10 g,炒栀子10 g。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。

  按语:此患者的发病常有情志不畅的诱因,故病起于肝,肝气疏泄失职,郁久化热,犯胃逆上,故见反酸吞酸频发、胸骨后烧灼感、左胁肋部胀满不适、嗳气频、口苦等一派肝郁化热之象,因患者以反酸吞酸为主症,故张教授以黄连清泻胃火、苦降胃气,吴茱萸辛散肝郁、疏肝下气,吴茱萸引黄连入肝经清泻肝热,且其味苦,更可助黄连降逆。黄连又可清泻心火,“实则泻其子”以助肝火得降,两者合用辛开苦降、寒温并用、相佐相制,为本方中主药。木香畅利三焦,疏肝、降胃、通腑,宣畅气机,增强疏肝降胃之力。同时加用煅瓦楞子、浙贝母,中和抵消多余的酸浊之气以治标。

  另本病病程长,反复日久,“久病多虚”,患者出现身倦体乏、口黏腻、舌苔根黄厚腻等脾气亏虚,湿浊内生之象,气虚日久脾难升清,胃气亦难降浊,同时又见胃气不降,腑气不通,大便难解的情况,故此患者的中焦升降平衡被打乱,张教授以党参、茯苓、白术健运中土,防中气下陷,合枳实、瓜蒌、炒莱菔子、白术畅通腑气之品,共奏升清降浊之功,以恢复整体气机的正常升降。用蚕砂、黄连、藿香除湿热浊气,通过清除脾虚不运内生湿热的病理产物来助胃腑降浊。

  从其他症状表现看,患者咽中有痰,如有物堵,出现肺系表现,故张教授以瓜蒌通腑宣肺,清半夏辛散燥湿化痰,降逆和胃,两者通过散除邪气,宣发、肃降肺气来助胃气下降。患者舌暗,舌下络脉细暗,因“久病入络”“久病多瘀”,且本病病程长,故佐延胡索、三七行血中瘀滞。观整体组方中的药物,黄连、吴茱萸、清半夏、木香、炒莱菔子、枳实可通降胃气,逆其浊气,恢复“胃以降为顺”的生理特点。如此脏腑气机调畅,互不相犯,胃气得以正常降浊,则疾可已。2诊,患者反酸吞酸的主症明显好转,腑气通利,故减少通腑之药,增加疏泄肝郁之力。

作者 杏林学徒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